中國的餐飲文明肇始于夏,成型于商,周代已體系完備。晉國作為周的主要諸侯國其餐飲文明的水平具有相當高度的。韓、趙、魏三國分晉后,其勢力范圍囊括了今天的山西、河南、河北之中原腹地,是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中華餐飲文明的杰出代表,這構成了晉菜的禮制基礎。漢代以后多民族文化的碰撞、交流、融和,進一步豐富了晉菜的味型。明清晉商與票號為中國“海內最富”,是晉菜發(fā)展的巔峰時期,也是山西風味最終形成的主要條件。晉菜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。
名廚之家有幸采訪到了就職于山西晉祠國賓館的菜肴出品總監(jiān)——張立軍,共同走進晉菜文化,了解地道“山西風味”。
張立軍是山西定襄人,高級烹飪技師,榮獲中國烹飪大師稱號,高級營養(yǎng)師資質,是餐飲業(yè)國家級裁判員,山西省職業(yè)技能鑒定考評員,山西四方職業(yè)學校特聘高級講師,中國烹飪協(xié)會名廚委員會委員。晉菜大師龐煜先生高徒,除了得到恩師的技藝傳承,他通過對所學所練苦學活用融會貫通,不斷改進創(chuàng)新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烹飪風格,如今已是山西晉祠國賓館的菜肴出品總監(jiān)。
師徒合影照(圖左張立軍,圖右龐煜大師)
砥礪前行 厚積薄發(fā)
所獲榮譽更是不勝枚舉,2013年榮獲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熱菜組金獎、山西賽區(qū)熱菜組金獎;2016年參加第六屆全國飯店烹飪職業(yè)技能競賽,榮獲熱菜組金獎,山西賽區(qū)熱菜組第一名、金獎,山西賽區(qū)團體組第一名金獎,同時榮記一等功,并被授予“三晉技術能手”“山西青年崗位能手”“晉菜烹飪大師”榮譽稱號;2017年4月被中國烹飪協(xié)會授予“注冊中國烹飪大師”稱號,9月被中國飯店協(xié)會授予中國名廚白金獎,11月在第四屆國家名廚征集評比中,被國家名廚編委會授予“國家名廚”榮譽稱號,其業(yè)績及代表作品被列入國家級名廚人物典籍《國家名廚》第四卷一書中,2018年8月授予“中華金廚獎”,2018年9月授予“中國烹飪工匠獎”,曾受邀參加2017.2018.2019年全國名廚大會等,曾在各級專業(yè)賽事?lián)卧u委,曾參與編寫三晉出版社出版的《味道.晉源》一書,并兼任本書任技術顧問。
憑借精湛的廚藝和豐富的經驗,多次在國家元首接待中擔任主廚,對現(xiàn)代菜品的制作和改良有著獨到見解,所烹制的代表作如:極品臺蘑燴三鮮、馬哈母子宴、果盅繡球等在同行中享有盛譽,深受消費者好評。
國宴•晉菜 《迎賓頭道菜》:(極品臺蘑燴三鮮宴)
以海參、鹿筋、鹿沖為主料,臺蘑、濃湯為輔料,主料改刀鍋上火,放入濃湯加適量鹽、味精、紅花汁、花雕調味,最后加入主料小火燴制十分鐘,裝入容器即成。入口軟糯、湯濃味厚、略帶臺蘑清香。
(馬哈母子宴)
在這道馬哈魚的菜品制作中,采取中西結合的燴制形式,蘆筍改刀加底味汆熟備用,西米煮熟調成芥香味并撒上魚籽備用,馬哈魚切方片加底味拍面包糠,七成熱油溫炸熟,涂日和醬和藍莓醬,裝盤即成。這道菜觀感色彩亮麗,入口酥脆,清香滑嫩且營養(yǎng)豐富,極具特色。
初心不改 雖遠不怠
與許多人不同的是,張立軍希望晉菜的創(chuàng)新上不要脫離“晉味“,尤其是在食材的選擇上,講究因地取材,食出自然之鮮,上則國宴,歸達家常,“居家常有,尋常習見,不煩遠求。“從廚三十余年,如同任何職業(yè)一樣,都是它難以言說的艱辛和挫折。但張立軍從未忘記過他的初心:應用好山西本土食材,烹飪出國宴級別的味道,把國宴的精髓融入到晉菜制作當中,研發(fā)出更多食客認可的菜肴。”三十多年的堅守,不僅迎來了無數榮譽和光環(huán),更是自我價值的體現(xiàn)。“張立軍這樣評價。
嚴守根本 緊隨發(fā)展
經歷了餐飲行業(yè)幾十年的變革,張立軍深感社會發(fā)展對餐飲行業(yè)的影響,也洞察到了更多的可能性。做為廚師要緊跟時代發(fā)展,適時了解餐飲動態(tài),制作適應當今社會快節(jié)奏的創(chuàng)新菜品。”我最喜歡看中華名廚板塊,學習和進步對我們來說,即是職責所需,也是創(chuàng)新的根本。”張立軍說“不管社會和時代怎么變化,大家對好味道和好營養(yǎng)是不會變的,最后,特別要感謝一下名廚之家專訪欄目舉辦本次活動,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廚師行業(yè),更好的提高廚師的榮譽感和自豪感!
(圖為張立軍和龐煜大師一起加入中國烹飪協(xié)會與名廚之家創(chuàng)立的“名人堂-師徒傳承名錄”)
版權聲明:本文為名廚之家原創(chuàng),作者:宮菁 如需轉載,請微信聯(lián)系名廚之家:mczj-2018